
由易中天教授担任编剧并监制的国产动画电影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》将于10月1日正式公映。这部影片是《三国的星空》系列的开篇之作,第二部已经在制作中,重点聚焦赤壁之战,并将陆续展示许多荆楚英雄景盛配资,进一步加强湖北三国文化与观众的情感联结。
湖北,作为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和重要区域,是《三国的星空》系列影片的创作核心。为了让电影更贴近三国历史的根基,易中天教授亲自带领创作团队深入武汉、荆州、鄂州、咸宁等地进行实地考察。通过这次采风,团队汲取了湖北丰富的三国文化精髓,为影片的创作提供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深厚支撑。影片通过刻画曹操的雄才大略——讨董卓、迎天子、官渡之战等,塑造了一位立体的乱世英豪形象,带给观众一个更为丰满的历史人物。
在9月27日,电影在武汉举办了超前放映会和主创见面会,编剧兼监制易中天、导演于孟和袁原、总制片人易海贝、联合导演兼配音导演陈浩等主创纷纷亮相。活动气氛温馨,现场充满了观众与主创的互动与讨论。
易中天教授在开场时,带着深厚的情感回忆了自己与武汉的渊源,从小时候在湖北剧场看戏,到亲眼见证长江大桥通车,他表示正是武汉的文化滋养促成了这部影片的创作,并笑称这次是“回乡交作业”。观众热情回应,齐声喊出“100分”来表达对影片的认可。
展开剩余64%一位穿着花衬衫的小观众特意带着小狗挂件到场景盛配资,提出了关于片中小狗“麦子”角色的设计问题。易中天幽默地回答道:“因为知道像你一样的小朋友会喜欢。”总制片人易海贝补充道,这一形象源自汉代陶俑犬的造型,突出了对历史细节的精准考证。
面对观众提问“为何选择曹操开启星空”的问题,易中天解释道,这一选择源于《三国志》中以曹操为开篇的历史传统。影片中的战争场面注入了浓厚的“家国情怀”和“和平反思”,导演袁原透露,团队在服饰、器物等细节上进行了严谨的考证,力求历史质感的真实还原。
有观众提到曹操的配音演员檀健次的表现,配音导演陈浩赞扬他“才貌双全”,演绎起来令观众耳目一新。导演于孟也指出,影片中的曹操形象与檀健次的实际年龄相符,这一设定使角色更加真实。
一位携子观看的母亲表示,电影让她的孩子重新认识了曹操,从“奸诈”到“枭雄”,这也展示了动画作品在历史启蒙方面对年轻一代的深远影响。易中天感慨道:“观众的满意是我们最大的荣幸。”
活动的尾声,易中天教授通过一首武汉童谣“十年没回家,天天都想家家,家家每天都等到我,哪一天能回家。冬天腊梅花,夏天石榴花,我们的电影能够换回一碗藕汤嘛?”幽默又温情的语句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主创团队也诚邀观众,尤其是亲子家庭和历史爱好者,在国庆假期走进影院,感受这部兼具历史厚度与艺术温度的动画佳作。
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》讲述了曹操如何在东汉末年,凭借胸怀天下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,在乱世中逐步建立了曹魏政权。他推行屯田制、破除门第观念,恢复了北方的经济社会;在官渡之战中,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,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军事传奇。影片中的官渡之战,不再是课本中的枯燥文字,而是通过银幕上精彩的战术布局与排兵布阵,生动呈现,观众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。
影片还深入挖掘了曹操与袁绍这两大军事对手的性格、背景和治世理念的差异,赋予了他们更加立体的解读。同时,许多孩子耳熟能详的《观沧海》《短歌行》等古诗词,也在电影中得到了完整的历史背景展现。
《三国的星空》系列影片由果麦文化传媒、北京光线影业、海平屋脊影视文化(上海)、上海亭东影业联合出品。第一部将于10月1日全国公映,目前预售已全面开启。
发布于:福建省正规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